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岑逸飛 - 名與字

生命通識   2016年6月23日

今人取名,有姓有名,但沒有表字。表字又稱字,是漢字傳統在本名外另一個代稱。通常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親取名,20歲行冠禮時取字,二者都由父親或尊長所取。據說取字源於商朝,盛行於周朝,後來逐漸形成制度,但今日已趨式微。

由父親取字也不是硬性規定,許多時是長大後為自己取字。取字標準,一般認為是名與字在意義上有一定聯繫,字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但取字也可視乎個人愛好。例如王維字摩詰,顯然因為他本人欣賞佛教人物維摩詰而取。

古人基於禮儀,習慣上間接叫喚他人的表字而不稱其名,以示客氣。長輩對晚輩可直呼其名,自己也以本名謙稱, 例如顏回,字子淵,對孔子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他以「回」自稱,謂我雖然不夠聰明,仍會遵照老師的話去做。至於平輩或朋友之間,則宜以「字」相稱。

「名」與「字」的相應,能說得通便是。例如孔子出生於尼丘山,將「尼丘」拆開,一尼一丘,故孔子名孔丘,字仲尼,「仲」指他排行第二。孔子兄長叫孟皮,「孟」即大哥,而「皮」指「跛」。「皮」本來表示偏斜,取名「皮」暗示他不良於行。最使人費解的名字反而是孔子父親,《史記》稱他為叔梁紇,實則他叫孔紇,字叔梁,原來古代男性,當名與字連稱時,習慣上先稱字後稱名。

排行第一為孟或伯,第二是仲,第三是叔,第四是季。所以三國時東吳的孫堅有四子,長子孫策字伯符,二子孫權字仲謀,三子孫翊字叔弼,四子孫匡字季佐,一看便知長幼。又或取字時取一個與「名」相似的字義,例如杜牧,字牧之;胡適,字適之。又或者不取相似字義,而是相反字義可作互補,例如韓愈的「愈」是進,所以字退之;孔子弟子端木賜,「賜」是上對下的給予,因此取字子貢,「貢」是下對上的呈獻。

總之「名」是父母叫的,出來社會做事,人多知其字,不知其名,歷史上的著名人物,都以其「字」聞,人皆不識其名,舉其要者,如管仲名夷吾、屈原名屈平、項羽名項籍、薛仁貴名薛禮、呂洞賓名呂嵒、羅貫中名羅本、文徵明名文壁、梁實秋名治華等。

近代有個名人,中、台兩地稱呼不同,台灣叫蔣中正,大陸叫蔣介石。他的族譜名周泰,幼名瑞元,16歲到寧波上學時叫志清。「介石」之名是他在1912年留日時創辦一份中文雜誌《軍聲》所取的筆名,到1917年他跟隨孫中山在國民政府崛起時,取名「中正」,據說是想學習孫中山的正直不阿。但究竟「蔣介石」與「蔣中正」,何者為名?何者為字?

「介石」之說源於《易經.豫卦》六二爻辭:「介于石,不終日,貞吉」,《象傳》說:「不終日,貞吉,以中正也。」邏輯上,以「中正」解釋「介石」,是以「字」釋「名」,何況台灣叫「蔣中正」,稱其字是尊稱;大陸叫「蔣介石」是直呼其名,顯然視他為晚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