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2日 星期日

鄭培凱 - 書寫人文環保

世紀.文字江湖   明報   2014年3月2日 

文字是表達思想的工具,寫作是訓練思維的最好方法,因此,教育設計必須強調語文,中小學生必須寫作文,提升自己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從實用的角度來說,不管是謀生,還是溝通人際關係、發表個人意見、策劃任何事業,文字功夫都不能少。孔子就說過,「言之不文,行之不遠」,文章寫不好,想法就無法傳播。對語文發生了興趣,很自然就會閱讀文學經典,擴大眼界,並且藉着寫作來表達心聲,徜徉在在文學天地。寫作並不是作家的禁臠,而是每一個人都可以涉足的園地,也是培養人格發展的土壤。鼓勵年輕人寫作,並不是希望人人成為作家,而是認為,寫作能夠激發每個人的潛能,發揮蘊藏的才情,有利於青年成長。

近八年來,我跟香港藝術發展局與澳門基金會合作,為了提倡港澳青年寫作,設置了城市文學獎與城市文學節,以香港城市大學作為主辦單位,推動年輕人對文學的興趣。我們希望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能夠跳出繁瑣的生活藩籬,運用自己的文學想像,創造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城市生活的逼仄,學校功課的壓力,家庭管教的限制,經常使年輕人有一種困在鳥籠之感,精神上無法展翅翱翔,累積了許多無法排遣的鬱悶。文學獎的設立,引導年輕人磨練語文,探索內心隱藏的情愫,通過藝術創作的昇華,不但可以疏導青年有待迸發的無窮精力,也可以為港澳文學創作找到薪傳的下一代。

文學獎主題與社會議題

環保作為創作主題,已是老生常談,大家都環繞着現代工業文明如何破壞自然,城鄉的對立如何嚴重,保護大自然是人類最迫切的課題之類,應製造文章,把環保當成課堂上的作文題目。其實,環保不是單純靜態的保護環境、防治污染,不只是制定法律或政策就萬事大吉,也不是學陶淵明,回歸自然、躬耕南畝,就能擺脫自然生態的崩潰。人類文明的無限制擴張,讓無窮的欲壑吞噬內心的寧謐,讓貪婪的魔鬼掌握文明發展的大旗,擊起釁鼓,無日無夜,無時無刻,掠奪地球的自然資源。更因工業化革命的成功,變本加厲,造成當今的繁華世界,日日歡慶,夜夜笙歌。這是資本主義強調物質享樂的勝利,是與魔鬼共舞的業績,把人類生存的環境化作嘉年華式的城市狂歡。因此,從事文學創作,在想像世界探索人類的心靈,必須講環保,而且不能只在政策治標上打轉,只想着如何制定防治污染的政策,只關注蓋樓要講「地積比」,還得回到我們對文明進程的反思,回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基本人文思考。

只要我們沉下氣來,就會發現,當今一切紛紛攘攘,你爭我搶,破壞自然的原生態,滿足我們無窮無盡的物質欲望,都跟人文精神的喪失有關。二十一世紀的人群,特別是純潔的年輕人,由於資本主義全球化的操弄,社會風氣日趨浮華的引導,不可避免,變得自私自利、只顧眼前、不管後代、更不管地球與其他物種的前景,成了沒心沒肺的麻木一代。有人問我,「人文環保」是什麼?人文與環保有什麼關係?我給過粗略卻簡明的回答:「人文精神能澄淨心靈,拉近人與大自然的距離,令人更重視環保;而人文環境也需要保育,才能與大自然保持和諧的發展。」說得再簡單一點,就是,環保是人文精神的展現,沒有人文反思就不可能環保。

在港澳地區,由於特殊的社會經濟環境,由於過去殖民歷史的後遺,特別忽視人文,忽視文學寫作,只強調賺錢,使得小學生都把人生目標定為「攞錢大」,當然也就不可能要求年輕人自動自發,從心底認同環保的人文意義。我特別提出「人文環保」,作為一個議題,希望喚起年輕人的自我反省,思考環保與人類生存的聯繫,思考環保與自己作為人類個體的關係。

當然,文學想像可以海闊天空,魚躍鳶飛,可以不必理會我的議論。只要肯思考,肯寫作,就好。

作者簡介:學者、詩人,近著有《行腳八方》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