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古德明 - 標點符號

am730  中華正聲   2013年11月20日

「梁振英政權猜忌香港電視網絡主席王維基。」這一句,今天香港人閱讀,當然都知道「香港電視網絡」是一家公司的名稱;但外地人以至二十年之後的香港人,未必不會以為「香港電視網絡」是指全港的電視網絡,而王維基則是香港各電視臺選出的主席。

這是因為現代中文沒有專名號。

《朝野僉載》卷四有一個故事:唐中宗景龍年間,權龍襄任瀛州刺史,時值新歲,收到京師故人來信說:「改年多感,敬想同之(新年換舊年,感慨殊多,想吾兄也有同感)。」權龍襄誤解了「改年多感」四字,持信示手下說:「有詔改年號為多感元年。」一時傳為笑談。假如文字有專名號,權龍襄不見「多感」二字用專名號標出,就應不會鬧這笑話。

又《東坡志林》卷二載:《僧伽傳》有「和尚,何國人也」一語,世人於是說,僧伽這個唐朝來華的西域高僧,「不知何國人也」。蘇東坡有一次讀《隋史‧西域傳》,見到「何國,東去曹國百五十里,西去小安國三百里」的紀載,才恍然大悟:西域「乃有何國」。假如文字有專名號,「何國人」就不會給誤解。

從前,中文缺乏標點符號,閱讀困難,還往往因標點不同而有不同解釋,典型例子是《論語》「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一語,分明主張愚民;有人於是改易句讀,作「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這樣,意思就變成「要啓迪民智」。

《智囊》卷九富民張老臨終,把庶出的四歲兒子張一飛託女婿撫養,說遺產都給女婿,還寫下券書一紙為憑:「張一(,)非吾子也(,)家財盡與吾婿(,)外人不得爭奪(。)」張一飛長大後,官府卻說張老遺產應由他繼承,因為券書明明是說:「張一非(飛),吾子也,家財盡與。吾婿外人,不得爭奪。」

文字沒有標點符號,意思往往就模稜兩可。中國古文或用「O」、「、」作句讀,也有在人名、地名旁邊加一豎,作專名號,但多數文字還是不用標點。一九一九年,國語統一籌備會提出《請頒行新式標點符號議案》,從此中文才有一套完備的標點符號。但是,一九五零年至今,書名號由﹏﹏﹏變成《》,十分礙眼,只是聊勝於無;專名號更遭完全廢棄,據說是方便排版印刷。新中國文字不進反退,在標點符號使用上,也可見端倪。

周三刊登
作者專研中英文,以寫作、翻譯為業。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