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梁文道 - 濃情軒

香港蘋果日報   2013年6月28日

不管叫不叫做「囍歡里」,其實大家一早就都曉得利東街的結局了。在市區重建局和發展商的協力「打造」之下,它註定要變成如此一道空具「情懷」、毫無內涵的「亮麗風景線」。只不過,它偏偏還要叫做「囍歡里」。

十年前,我在商業電台上過一陣子班,常常要跟林夕和他的幾個大弟子學習度橋,包括為一些活動和節目取名。絞盡腦汁,滿桌廢紙,塞爆一座煙灰缸,我們極力迴避各種香港「創意」的痼疾;其中最令人瞧不起的頭號大患,就是許多港人最為熱衷的「食字」。

所謂「食字」,就是逗弄諧音字的意思。不是一定不好,只是很難做得出讓人驚喜的效果,往往淪為懶人不動大腦的逃生窗口。偏偏懶人太多,於是香港滿街可見食字的濫調。凡是和泰國有關的事物,都能用「泰」、「太」同音的效果。所以泰式按摩水療店叫做「泰舒服」、「泰輕鬆」;泰式家品設計叫做「泰美麗」或「泰優雅」;而泰國菜叫做「泰好味」、「泰好食」和「泰新鮮」的,更如恒河沙數。這類名字多到叫人生厭的地步之後,就使得任何一個「泰××」都失去了個性,面目模糊,分不出甲乙東西。

更叫人難受的,是這類食字「創意」背後的一股窮酸味。明明是腦筋遲鈍,學問不多,胡亂拿些自己懂得的少數文字拼湊些諧音效果;卻還要擺出一副風趣幽默的樣子,沾沾自喜。例如這個「囍歡里」。

據說這幾年大陸「含毒」文字危害香港甚深;但要不是我們自己底子不厚,又豈能這麼容易就給人「打造」出這麼多可笑的「平台」呢?〔Vic:此說忽略了港共政權的作用:他們引進大陸的說法,毒害香港中文〕喜歡食字,恰恰是語文能力不夠用的表現。

所以我還可以想像,假如他們要在「囍歡里」裏弄一個小茶檔,它多半要叫做「濃情軒」。因為奶茶和咖啡應該是香濃的;而「軒」則是大家不知道該如何命名某個角落空間的時候,自以為最有文化的選擇。為了貫徹「囍歡里」的品味,我鄭重推薦他們要在里內開間「濃情軒」。

2 則留言:

  1. 〔Vic:此說忽略了港共政權的作用:他們引進大陸的說法,毒害香港中文〕

    若果香港記者、大眾根柢夠深,如何能夠輕易毒害?稍觀察便知,大部分人用字本人云亦云、追隨潮流。

    回覆刪除
  2. 例子: 弗吉尼亞 vs. 維珍尼亞 vs. Virginia (US)

    無文化就是無文化。無腰骨就是無腰骨。


    匿名 #2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