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20日 星期日

楊宇軒 - 完美以外的美

星期日生活   2013120

【明報專訊】把瘦骨仙變成「美國隊長」、製造複製人、利用血清令自己百毒不侵.隨着科技發展,肌肉強化劑、複製羊多莉已相繼面世,種種的電影情節不再是天方夜譚。問題在於,把染色體扭轉一下,或把胚胎來做實驗,會為「道德」帶來什麼衝擊?

作者哈佛大學教授MichaelSandel相信已不用再費唇舌介紹,由成名作《正義——一場思辯之旅》(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深入淺出破解多個哲學概念,到去年《錢買不到的東西——金錢與正義的攻防》(What Money Can't Buy: The Moral Limits of Markets)力數資本主義對人性的侵蝕,全都震撼心靈。今次新書《反對完美——科技與人性的正義之戰》(The Case against Perfection——Ethics in the Age of Genetic Engineering),把他在2000年在美國總統生命倫理委員會(President's Councilon Bioethics)中的所見所聞整合,梳理發展一日千里的基因科技,究竟為人埋下什麼隱憂。

可以系統化的進化

書中以增高為例。原來美國有荷爾蒙療法,可以為太矮的孩童增高,令他們的高度可接近常人。但如此一來便引起疑問,既然可以為矮人增高,為何不為所有小朋友增高,令人類「再創高峰」?同樣道理,為何不把治療肌肉萎縮的肌肉強化劑、或治療癡呆症的記憶力增強劑普及化,令人人也吃藥變超人?

若說擔心食藥的副作用難料,十分危險,其實藥物已使用多年,安全問題不大。若說富人有錢買藥,會造成不公,但其實這可由政府統一管制去解決。「就像肌肉增強一樣,記憶力增強也是,根本的問題不是要如何確保取得基因改良的平等權力,而是我們應不應該渴望基因改良。我應該致力於生物技術的創造力,來治療疾病以及幫助傷患回復健康?還是也試圖改造我們的身體和頭腦來改變我們的命運?」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吃藥或手術強化自己,有何不妥?Michael Sandel以運動科學的角度切入梳理問題。眾所周知,在運動比賽食禁藥是違法的,因為這違反體育精神,令選手不勞而穫。好像七屆環法單車賽冠軍岩士唐(Lance Armstrong),「生命鬥士」原來是由禁藥堆砌而成,實在可悲。食禁藥是違法,那用較輕的球拍作賽呢?或者穿質量較高的球鞋跑步呢?難道不是令選手表演得更好嗎?

書中分析,「跑步鞋降低賽跑選手遭到與比賽無關的意外事故妨礙的風險(如赤腳踩到尖銳的石頭),因而改進了賽跑;跑步鞋使得賽跑更能考驗出最佳跑者。允許馬拉松選手搭乘地下鐵抵達終點線,或者摔角選手拿折疊椅打人,則是在嘲弄馬拉松賽跑和摔角比賽想要考驗的技能……不是所有訓練和設備的新發明都會敗壞比賽,有些發明則增進了比賽,像是棒球手套和碳纖維網球拍。

我們如何區分增加比賽和敗壞比賽的改變呢?沒有單純的原則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答案都取決於一項運動的本質,以及新的科技是突顯還是扭曲最佳選手的天分和技能。」

體育以外,音樂亦不可倖免。書中又舉了音樂劇的例子,擴音器及咪高峰令聲樂家的歌聲輕易地傳到音樂廳的後方,但同時降低了音樂劇的品質及玷污了古典樂的傳統。

過度依賴的後果

看回文初的爭議,其實也與運動科學的例子類同。相信沒有人反對以科學救死扶傷,但以藥物強化自己,則抹殺了個人努力,甚至是人類生存向上的意義。「人性可能受到基因改良和基因工程的部分是自由表現的能力,指的就是為自己而做、憑自己的努力、覺得自己有責任感──為自己所做的事和自身原本的狀態獲得讚美或指摘。經過很有紀律的訓練和努力,而擊出七十支全疊打是一回事;不用這麼辛苦,借助類固醇或基因改良的肌肉,也擊出七十支全疊打又是另一回事。」失去運動意義,同時也失去生命的意義。

被科技所抹殺的

外國有人以高價收購高材生的精子,又有名牌大學生以高價出售卵子,惹來爭議;本港早年有富二代靠代母誕下三胞胎,在富商派錢慶賀的同時有否留意到,三子天生便「沒有」母親?在科技發展得無所不能的同時,傳統價值是否漸漸消逝?

文 楊宇軒
編輯 甘芷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