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葉建源 - 對小班教學的三大誤解——與侯傑泰商榷

2012年11月27日

【明報專訊】讀侯傑泰教授的〈必須保校毋須小班——趁機改善教學法更重要〉(《明報》11月8至9日),令我不禁想起8年前我們之間的一場相同的論爭(註)。當年侯教授認為小學推動小班是要吃貴價「燕窩」,是「天九翅」,又說如果要花錢,寧願花在師資培訓上;到今天他改變了主意,認為錢應花在減少教節、甚至增加教師工資之上,總之就不是小班教學。但過去幾年的事實證明,人口下降抵消了小班教學帶來的開支,實施了小班教學4年,小學經費並沒有多少增長。香港中學實施小班教學,只是追上國際發達地區的一般水平,並非奢求。

誤把「示範課」視作常態

這一次,侯教授其實走得更極端,他說到訪過國內一些二級城巿的學校,「它們在六、七十名(甚至更多)學生的課室內,將西方互動及學生為主的教學法,發揮得淋漓盡致」,由此而論證,班級內的人數多寡不是問題,只要教學能力高,備課充足,就可以把課上得「超好」。

按這個邏輯推理下去,我們自然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歐美發達地區把班級人數定在20人左右其實都是笨蛋,香港把子女送到每班20多人的國際學校讀書的家長也都是笨蛋,這些學校都應該把人數提高到六、七十人(甚至更多),只要老師教學能力夠高強,只要有足夠時間準備就好了——他們是白白地把教育經費浪費掉!

可是,侯教授其實上了大當!那些「在六、七十個學生的課室內」的精彩絕倫的課堂,我也看過不少,但那些並不是常態的課堂,用內地的術語,那是「示範課」。「示範課」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師生反覆操練(有些學生上同一節課兩三次),力求盡善盡美,目的是打造一個課堂的樣版,供其他老師模仿、學習。這個做法的原意並非「造假」,而是中國內地特有的教學培訓形式;不過國內教育界一早就察覺到這種形式的弊病,一個是與日常教學距離太遠了,要學也學不來(誰有能力找一組教師花一個月時間為你準備一節課的課件powerpoint?!);另一個是老師上得再精彩,也只是一場表演,學生只是在配合,這對訓練老師的基本功不無好處,但無法鍛煉師生間的正常互動。因此近年發達地區的「示範課」也在慢慢地調整,例如只操練老師,減少操練學生。

如果侯教授要了解內地的真象,我建議他下次在前往觀看學校安排的示範課課堂的途中,不妨在走廊瞧一瞧各個課室的上課情况,只需幾秒鐘,他就一定會發現他所說的「將西方互動及學生為主的教學法,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情况其實並不存在。

過去10年,我一直研究內地的課堂教學。對於「超大班」的惡果,內地教育界是深深感受到的。我曾到大連和南京主持兩場教師工作坊,請當地的老師們寫下大班對他們的影響,他們寫的是「一言堂」、「被動」、「忽略」、「滿堂灌」、「評價標準統一」、「忽視過程,只重結果」、「老師嚴肅,拘謹,教法單一」……因此,當某些地區經濟條件具備,又適逢學齡人口下降的話,往往會把中小學的每班人數減少,甚至定在30人以下。以「大中華地區小班化教育會議」為例,去年的第一屆的參加地區有上海、南京、杭州、大連、成都以及港澳台,今年的第二屆已經擴展到天津和山東,參加的地區愈來愈多,都反映了內地對大班教學的局限的強烈反思,甚至去年教育部也已經把逐步推進小班教學定為國策了。國內的大趨勢是至為明顯的,如果因為侯教授的誤解而導致本港的教育走回頭路,不能不說是香港人的大不幸。

誤以為班級大小與教學形態無關

侯教授的最大盲點,是他沒有看到班級大小與教學形態之間的關係,把兩者看成為獨立的、不相干的兩回事,因此他認為只要改善教學法,毋須理會班級的大小。但只要有一點敏感度的老師都不會同意這一點,班級大小不僅影響老師,更影響學生。

舉例說,在一個40人的班級裏,我們很容易會躲開老師的注意而開小差,但在20、25人的課室,這樣的機會大大減少,學生自然會變得專注。至於教師,如果學生人數過多,他根本難以深入了解學生,教學自然變得「非人化」,以課程為本而非以人為本了。這只是隨便舉的兩個例子,香港大學教育學院的Gary Harfitt觀察和比較了香港中學裏的大小班的師生之間的人際關係和教學互動,結論是:班級大小是有影響的,而且影響深遠。

在這個問題上,我服膺於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Jeremy Finn和英國倫敦教育學院的Peter Blatchford,他們提出了一個重要概念,指小班是改進教學的「促進性條件」(facilitating conditions)。小班當然並非教學成敗的決定性因素(老師因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最重要),它雖然不涉及專業能力的輸入(input),卻是讓老師和學生都可以發揮得更好的平台:學生可以有更多的參與,老師可以更加了解學生的表現和背後的原因,師生之間可以有更豐富的互動關係。這是至為明顯的,相信不用多舉例子,讀者都可以明白。

筆者並非認為小班教學是解決當今教育問題的唯一辦法,減少教師教學節數也是我所期望的,不過,千萬不要以為兩者必然互相排斥(只要看看內地的最新發展,再看看北歐,就可以知道優化課堂條件和優化備課條件是有可能相容的),更不要誤以為打倒了小班教學就會自然得到教學節數的減少!今天的香港中學教學更加需要小班教學,融合教育(在主流課室中容納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拉闊了課堂裏的個別差異,課程改革(特別是新高中改革)呼喚着更靈活多變和以人為本的教學形式,社會的變遷與複雜帶來了更多和更棘手的輔導難題……今天的課堂已不再是六、七十年代的整齊的課堂,課程也不是單向灌輸就可以了事。

偷換概念作不當的類比

事實上,香港教育界爭取的是25人一班,是發達國家早就具備的基本條件而已,並非奢侈的教學條件。而侯教授一再使用諸如美國加州把每班人數進一步減至10多人一班的情况作為類比,是偷換概念,恫嚇不知情的讀者。

誤把內地的「示範課」視作常態,誤以為班級大小與教學型態無關,誤把香港教育界爭取的小班視為美國加州等地爭取的「超小班」,侯教授的結論就是由這一連串錯誤和誤解帶來的。之所以如此,大概因為侯教授跟現實中的中小學課堂已很脫節了,無法用真實的體驗檢查他的邏輯推斷,以致結論荒腔走板而不自知。如果侯教授多了解一下今天中學的實况,多走進課堂看一看,也許他會改變主意。

同樣,教育局的官員大概也一樣,很缺乏在不同類型課堂裏的真實體驗。如果他們多看一看,多一點同理心,也許我們的教育政策就會更貼近實際。

註:侯教授與我和鄭燕祥教授在2004年12月至2005年5月間的筆戰,已收錄在本人的《邁向小班教學》(教育出版社2009年出版)內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香港教育學院小班教學中心首席顧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