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日 星期六

林照真 - 數量化評比的迷思--收視率與SSCI

中國時報   2008年02月01日

電視代表流行文化,大學是理想的寄託,如今全部皈依了收視率與SSCI,這種結果,何嘗不是電視與知識界怠惰所造成?

Vic:電視是「流行文化」的生意,大學是「教育/研發」的生意,重點都已放在「生意」上,文化與理想大致上只是生意的包裝。美式資本主義藉經濟全球化與先進科技橫掃全球,一切都是生意/商機(例如環保也是大生意,高爾宣揚暖化危機也能成富翁),一切都是商品(例如排放權/碳權/污染權也可交易)。知識界或許真有些怠惰、真有些墮落,但他們也是大趨勢下的受壓迫者。

大家都說要追求卓越,但往往不知真正要什麼。失魂落魄,結果就讓萬能的「管理者」為所欲為,而這些「管理者」,往往不過沽名釣譽、只想多賺幾個錢--現今時世,則是大家都想暴發--暴得大名、暴得巨富。
----------------

 最近有兩件事相當值得關注。一是強調公共價值的公共電視,提出「收視率兩倍成長」的思惟來提振公視績效;一是以社會科學見長的政治大學,因為「SSCI」篇數不足,傳言將自五年五百億的資源分配競賽中出局。這兩個事件看似無關,但在兩事件中扮演關鍵角色的「收視率」與「SSCI」,都是「數量」化的評量工具,卻能在評鑑台灣的電視內容與學術品質上,不約而同成為決定性因素。

 「收視率」是統計電視收視戶數的百分比,「SSCI」是「社會科學引文索引」的縮寫。台灣電視圈將收視率做為廣告交換貨幣,台灣學界則是以「SSCI」做為學術獎賞標準。「收視率」被認為是符合統計專業的社會調查,收視率高者便可獲得廣告主青睞,更可提高廣告營收,是最實質的肯定;「SSCI」則被視為是學術專業的評價指標,論文只要能夠登在SSCI的期刊,學者個人可獲得學校數萬到十餘萬元的獎助;學校由於SCI、SSCI篇數多,就可在五年五百億的國家資源大賽中立於不敗之地。

 由於收視率與SSCI已具成功的指標性意涵,更可直接換算成金錢,台灣電視界與知識界於是把這兩項調查數據,等同於客觀公正的指標,直接決定了台灣的電視與學術文化。

 原本應引領電視文化產業的國內電視專業人士,對收視率泰半深信不疑,極少探究收視率調查方法所衍生的各項問題,也從不挑戰收視率與廣告購買掛勾的嚴重性。收視率原只是一項提供廣告主參考的數字,不但調查本身有誤差,適用上也要相當謹慎,但電視圈卻把收視率當成絕對數字使用,並且形成收視率等於「影響力」、「受歡迎程度」的錯誤認知,導致節目品質惡化、電視專業素質低落的惡果。如果台灣的公共電視在力圖振衰起蔽的關鍵時刻,竟是複製商業電視台的「成功」標準,遲早將與公共價值產生衝突。

 與電視媒體相較,大學追求學術與真理,身負培育未來國家精英的重任,不料竟也出現反智現象。「SSCI」原是跨領域英文期刊所建立的資料庫,期刊審核標準是根據出版相關事宜進行審查,而非文章的品質[Vic: ??];即使有不少好期刊納入「SSCI」,亦有其他非學界標準的期刊也會被納入。台灣學界把資料庫拿來做為台灣學界表現的正字標記,變成大家不看內文,只問是不是「SSCI」,已經與大學標榜的精神產生衝突。

 提供這兩項「客觀」標準的收視率與SSCI,都是美國的營利公司。從事收視率調查的BGA尼爾森公司之前經過多次併購,公司為維持產業生存,必須在成本與利潤考量下,努力與廣告、電視兩者間維持長期的運作關係,自然不宜扮演評鑑量尺的客觀機構。而發展「SSCI」的美國「費城科學資訊研究所」(ISI),在一九九二年時為美國「湯姆笙總公司」[Vic: Refers to the Thomson Coporation, headquarters in the States, but a Canadian family business. Acquired Reuters last year, transaction to close soon.]所併購,目前主要是靠圖書館訂購此一資料庫、或是訂閱文獻被引用等資料來賺取利潤。

 從後果來推斷,收視率的濫用已經傷害了台灣的電視品質,公共電視是實現電視理想的最後防線,應該更努力以專業自許,迴避收視率的無謂干擾。同樣的,大學盲目崇拜美國學術主流的「SSCI」,已使得台灣的本土研究淪為次級品,未來應有更多元的思考才是。電視代表流行文化,大學是理想的寄託,如今全部皈依了收視率與SSCI,這種結果,何嘗不是電視與知識界怠惰所造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